-
跨国联合培养博士是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交流合作的一种新模式,近几年在国外发展很快。法国大使馆、研究部等有支持联合培养博士的专门计划。就中法而言,这种模式要求一名博士生在中法两个研究生院注册,同时有中法两名指导老师,分期在导师所在的中法两个实验室从事科研,用英文完成博士论文,通过中法专家评审和联合答辩委员会答辩之后,获得中法两所大学授予的双博士学位文凭。联合培养博士有如下特点:
-
一名博士生能同时享有两名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导师指导,因而能学到更多的学术思想、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
- 博士生有更多机会使用英语交流、阅读和写作(这对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非常有益),并有机会学习第二或第三门外语;
- 博士生能在不同的科研环境中学习工作,使用其中的科研设施,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前沿学科、结识著名专家,从而更能胜任跨学科、多交叉的现代科研;
- 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能促成并保持两位导师及其实验室之间长期实质性的合作;
- 博士生的综合科研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创新力、外语(读说听写)能力、学术交流、组织和管理能力等能得到更好的训练;而作为回报,博士生获得双博士学位。
-
巴黎六大双博士学位项目始于1994年。目前已与50多个国家的几百所大学签署了该项目的合作协议。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名博士生获得了巴黎六大与外国大学共同授予的双博士学位。以巴黎六大与北航合作为例,协议书中的条款要求:
-
博士生在读三年,在北航、巴黎六大两校注册,在其中一所学校交纳注册费,(原则上)在北航、巴黎六大各学习一年半;
- 有中法双方导师,论文可以用英文写作,需要有中法文简介,答辩需要双方批准,答辩委员会由中法教授组成(其中包括中法双方导师和北航、巴黎六大的其他教授至少各一名),经双方同意后答辩可以在中国或者法国进行;
- 博士生在法国学习期间的费用可由法方接收单位帮助申请奖学金等解决。
计算机数学交叉研究中心多名成员拥有联合培养经历:梁野、赵婷和牟晨琪同学曾先后赴巴黎六大进行联合培养,并获得巴黎六大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黄艳丽同学曾赴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杨静同学曾赴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